2022年碳酸鈣行業3大熱點事件

●《賀州市高端石材碳酸鈣產業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印發
11月22日,賀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《賀州市高端石材碳酸鈣產業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:《規劃》),將“強龍頭重大項目”和特色“園中園”建設重大項目視為產業規劃核心內容。
《規劃》進一步明確了賀州市碳酸鈣產業發展目標及體系。到2025年,實現規模以上碳酸鈣工業企業超過260家,培養3家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碳酸鈣產業鏈“鏈主”企業,形成5家以上全國碳酸鈣產業的龍頭企業,培育1家以上超100億元、2家以上超50億元、10家以上超10億元、25家以上超5億元的碳酸鈣企業,實現全產業鏈產值600億元。到2025年,形成“以礦定鏈、礦鏈招商”的新局面,實現高附加值產品總產值占碳酸鈣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60%;下游應用產業總產值占碳酸鈣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50%,其中,可降解新材料產業總產值占碳酸鈣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8%;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碳酸鈣工業總產值比重超過35%;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30家以上,實現碳酸鈣產業結構由填充型向功能型、建材型向耗材型轉變。
● 我國首套CCUS裝置開始調試,已利用電石渣礦化捕集CO2產出碳酸鈣
11月4日,中國石化與殼牌、中國寶武、巴斯夫在上海(進口博覽會期間)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。四方將開展合作研究,在華東地區共同啟動我國首個開放式千萬噸級CCUS(碳捕獲、利用與封存)項目,為華東地區現有產業脫碳,打造低碳產品供應鏈。據粉體網編輯了解,目前該CCUS技術的示范裝置已進入系統聯動調試階段,并產出成品碳酸鈣漿液。
該項目可每年處理二氧化碳1000噸,每小時可處理煙氣量818標方,年消耗3000噸電石渣,年產成品碳酸鈣2300噸,具有脫碳效率高、二氧化碳無需提濃、長期穩定固碳、易于工業放大且經濟性良好等優勢。
● 國標《納米碳酸鈣(征求意見稿)》發布
2022年,國家標準《納米碳酸鈣(征求意見稿)》發布,預計將在2023年正式實施,全面替代現行國標。
據悉,該《標準》主要起草單位為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、廣西華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常州碳酸鈣有限公司等;其中公布了納米碳酸鈣的應用范圍、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則、標志和標簽、包裝、運輸和貯存等。在該《標準》中,納米碳酸鈣主要用于橡膠、塑料、密封膠、膠粘劑、涂料和油墨等領域。